【别 名】 天丁。
【来 源】 为豆科植物皂荚 Gledítsia sinensis Lam.树茎上的干燥棘剌。
【采收加工】 全年均可采收,将剌铲下,切成薄片或不切片,晒干。
【药材鉴别】 性状鉴别 完整的棘刺通常分枝,有时分枝剌上再分小刺,全长约 10cm 或更长,直径0.3-1.2cm。表面光滑,显红棕色或黑棕色。皂刺片呈纵切或斜切的薄片、切片中央髓部松软(习称“糠心”)红棕色,外围为黄白色坚实的木部。气微,味淡。
以粗壮、皮色棕紫、切片中央棕红色、糠心者为佳。刺枯朽者不宜药用。
【成 分】 含黄酮类黄颜木素:漆二氢素 (Fustis) 、非瑟素(即漆黄素,Fisetin)等。
【贮藏保管】 置干燥处。
【功 效】 性温,味辛。消肿托毒,排脓,杀虫。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;外治疥癣麻风。
【用法用量】 3-9g;外用适量,醋蒸涂患处。
【方 例】 治疔疮《汇编》:皂角剌、蔊菜、酢浆草,水煎服。另以上药捣烂敷患处。
编辑:吴天涵
审核:廖东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