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主页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
枳椇子

发布日期:2020-03-31 点击:


 

本品载于《唐本草》。苏恭曰:“枳椇子,其树径尺,木名白石,叶如桑拓。其子作房似珊瑚,核在其端,人皆食之。”李时珍曰:“枳椇木高三四丈,叶圆大如桑拓,夏月开花。枝头结实,如鸡爪状,长寸许,扭曲,开作二三歧,俨若鸡之距。嫩时青色,经霜乃黄,嚼之味甘如蜜。每开歧尽处。结一二小子,状如蔓荆子,内有扁核,如酸枣仁形。”

【别  名】 拐枣、枳枣、转钮子。

【来  源】 为鼠李科植物枳椇 Hovenia  dulcis  Thunb. 的干燥种子。

【植物形态】 落叶小乔木,高达 10m。幼枝红褐色,无或微有毛。单叶互生,叶柄长 2.5-5.5cm ,红褐色;叶片卵形或宽卵形,长 8-11cm ,宽 6-11cm ,先端渐细尖,基部圆形或心形,边缘有钝锯齿,基出 3 脉,上面无毛,背面沿叶脉及脉腋有细毛。复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;花淡 黄绿色,直径约 7mm 5 基数;子房上位,3 室。果实近球形,灰褐色,果梗肥厚扭曲,肉质,红褐色,味甜。种子扁圆形,暗褐色,有光泽。花期 5-6 月,果期 10 月。

生于阳光充足的沟边、路边或山谷中。

【产  地】 主产于陕西、浙江、江苏、江西、福建等省。

【采收加工】 10-11月果实成熟时连同肉质果柄、花序轴摘下,晒干,取出种子。

【药材鉴别】 性状鉴别  本品呈扁平圆形,背面稍隆起,腹面较平坦,直径 3-5mm ,厚 1-1.5mm。表面红棕色、棕黑色或绿棕色,有光泽,在扩大镜下可见散在凹点;基部凹陷处有点状种脐,顶端有稍凸起的合点,腹面有纵行隆起的种脊。种皮坚硬,胚乳白色;子叶淡黄色,肥厚,均富油质。气微,味微涩。

以身干、色红棕、有光泽、无杂质者为佳。

【成  分】 果实含多量的葡萄糖、苹果酸、苹果酸钙及硝酸钾。花序轴含蔗糖、葡萄糖及果糖。

【贮藏保管】 置干燥处,注意防虫蛀。

【功  效】 性平,味甘。止渴除烦,清湿热,解酒毒。用于烦热口渴,呃逆,呕吐,二便不利,、酒精中毒。

【用法用量】 4.5-9g

【附  注】 广东、广西等地尚以枳椇带肉质花序轴的果实入药。有健胃,补血之作用。

 

 

编辑:吴天涵

审核:廖东华

 


版权所有: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

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抚生路666号     邮编:330025